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填报 >  查院校 >南京审计大学
大学图片
  • 南京审计大学

  • 主管部门: 江苏省
  • 学校类型: 财经类
  • 学校性质: 公办
  • 学校排名: 软科:243;校友会:254
  • 院校说明: /原南京审计学院更名
  • 学校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号
  • 官方网址: www.nau.edu.cn/
  • 招生简章: zs.nau.edu.cn/

院校最低分数/位次

分数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始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共建高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学术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2018年与中央军委审计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经过36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特色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6万余名。专任教师111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620余人。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145公顷。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

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教学部),审计科学研究院、瑞华审计与会计学院等11个特色研究院;设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4个;现有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

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其中一级学科授权点7个: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审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电子信息。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多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其中,审计科学与技术现代审计科学分别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二期项目,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项目;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公共管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一级学科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为B,排名全国前20%-30%

学校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5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财政部全国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3人,司法部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等各类省级人才工程180余人,获得审计署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级以上个人表彰10余人。拥有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2个。

作为审计署和教育部合作设立的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承办单位,以及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计划承办单位,招收和培养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白金级培训机构;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ASOSAI)等国际行业组织,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审计机关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美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等50余个国家审计长受聘学校荣誉教授。五年来,教师赴境外高校及最高审计机关进行学术交流、访学培训逾1000人次,参加联合国审计62人次;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学科性竞赛、海外志愿者活动2000人次。

学校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探索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推出的各年度《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在江苏高校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平均月薪、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该中心自2016年以来发布的历年《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和《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综合充分就业、适配就业、稳定就业、薪酬等多项指标,我校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2018年报告中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7.4%,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攀升,稳定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