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院校解读  > 文章详细

东南大学和北理工实力比拼与志愿报考建议

985大学一直深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和喜欢,每年报考热度都非常高。但是大多数高考考生和家长都缺乏对大学和专业的深入研究,经常在同层次同分数段纠结究竟报考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只能盲目选择。最近有高分家长咨询我们泽众生涯研究院/高考志愿网专家,咨询东南大学、北理工谁实力更强,各自优势专业有哪些,报志愿时东南大学和北理工到底该怎么选择等问题。

今天,我们就专门为大家深入分析一下东南大学和北理工,从2985大学优势专业、师资力量、国家实验室、科研经费、所处地域优势等角度进行比较,并结合2023年两所大学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专业录取位次等进行深入对比,并给出志愿填报建议,希望对学生和家长选专业、选大学、高考报志愿有帮助。

一、北理工东南大学综合实力对比

1.师资力量对比

北京理工大学现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00余人,汇聚了近40名两院院士(含双聘,全职院士13人)、4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高层次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0%。东南大学现有专任教师3300人,有两院院士16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总体而言,北理工和东南大学的师资力量都很强,相比较北理工的专任师资数少于东南大学。

2.学生数量对比

北理工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4800多人,硕士生9900多人、博士生4700多人、留学生1100多人。东南大学有全日制在校生38419人,其中本科生16785人,研究生21634人、在校留学生1994人。两者相比,东南大学的学生规模高于北理工。

3.重点实验室对比

北理工建有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检验检测类平台,2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如: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实验室、卫星导航电子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等。

东南大学建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东南大学还建有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两者相比,北理工的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主要偏向军工和国防领域,东南大学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范围更广,涉及电子信息、建筑、土木、交通运输、生物医学等方面。

4.“世界一流”学科对比

北理工拥有4个“世界一流”学科,分别是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而东南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12个专业都是“世界一流”学科。两者相比,东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数量明显多于北理工,并且专业范围涉及面较广。

北理工、东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对比

5.科研经费对比

北理工2023年预算经费为132.14亿元,东南大学2023年预算经费为145.49亿元。两者相比,东南大学的经费预算高于北理工。

6.地域优势对比

北理工位于北京市,东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从区域优势、经济发展、经济规模等方面进行比较,北京地域相对更好,更具有优势。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江苏省和南京市经济总量也在快速提升,对人才吸引力也会和北京的差距越来越小。

二、北理工与东南大学招生计划对比

我们以北理工和东南大学2023年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为例进行对比,看看两个大学在招生专业、招生人数等方面的差别。首先看一下北理工,北理工在河北物理组普通批招生124人、共分6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招生总数比22年多招2人;历史组只招社会科学试验班(精品文科班)1个专业,招22人,与22年一致;东南大学在河北省物理组共招生143人,分9个专业进行招生,与22年总人数一样;历史组只招文科试验班类1个专业,招8人。通过招生计划可以发现,北理工比东南招生计划数要少,两年的总人数变化不大,只是个别专业有增减。

北理工在物理组只有招生工科试验班,然后进行具体方向细分,如:未来精工技术、徐特立班、宇航与机电类等。而东南的招生专业中也有工科实验班含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土木交通材料实验班、吴健雄班,此外还有理科试验班、计算机类、建筑类等专业。通过招生专业可以发现,东南的招生专业范围比北理工更广泛。

值得学生和家长重点关注的是,北理工的徐特立班和东南大学的吴健雄班,都是拔尖人才培养班。北理工的工科试验班(徐特立班)集中了北理工的优质资源,采用“本博贯通”的培养模式,但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核。徐特立班采用“分流+动态选拔”机制,学生在大一不分专业,第一学年考核不合格或自愿放弃徐特立班的学生可自主选择学校工科、理科、管理类专业学习;大二及以后考核不合格或自愿放弃研究生培养的学生可在已选定的专业完成培养目标获得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入学后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和第六学期都通过考核的同学可以保研直博。各专业排名前5%的学生还可以获得清北以及中科院研究生院免试读研的机会,保研率达到80%左右。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是东南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优秀人才的荣誉学院。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贯彻“厚基础、宽口径、强交叉、重个性”的方针,学生入校时不分专业,前期按照“筑理工基础、强人文素养、建系统思维”的指导思想,强化通识教育基础和大类学科基础,后期按照“重个性发展、强学科交叉、促学研融合”的指导思想,实施导师指导个性化专业培养。学生可从全校优秀专家、学者中选择专业导师,在其直接指导下完成专业学习和实践,专业选择范围覆盖四年制理工科类所有专业。吴健雄学院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迈向更高平台进行深造,其中接近三成毕业生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深造。近六成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等继续攻读学位。

北理工、东南大学河北省2023-2022年招生计划对比(物理组)

另外,北理工工科试验班(未来精工技术)专业也是本硕博连读,专业非常好。含智能制造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感知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重点面向能无人+”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培育思路与教学模式,强化数理基础和前沿技术,着力培养富有家国情怀与强国责任,执着坚毅、担当作为,具备前瞻性、批判性、颠覆性思维和扎实跨学科学术基础的智能无人系统及其平台领域的拔尖创新领军领导人才。

河北等省份考生可以在普通批志愿填报时直接报考未来技术学院专业,学生可以抓住机会,这个专业是非常不错的。而像辽宁等地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不能直接填报未来技术学院,需要进入大学后通过入校后的二次选拔才能进入未来技术学院学习。

三、北理工与东南大学录取分数位次对比

2023年,北理工在河北物理组普通批招生专业与22年一样;其中工科试验班(智能制造与智能车辆菁英班)专业的录取分最低659分,位次为1110。东南物理组招收9个专业,与22年一致。其中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材料实验班)专业录取分最低为632(位次5009)而东南大学的土木、交通、材料专业实力都非常强,报考性价比很高。

另外,东南大学是建筑老八校,建筑学专业非常好。通过23年和22年录取情况可以发现,23年位次波动较大,下降了1800多名,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认真研究、抓住机会。

北理工、东南大学2023年河北省录取分数位次对比(物理组)

北理工2023年历史组仅招生社会科学试验班(含经济学、社会工作、法学、法学(AI双学位))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28(757),22年招生专业、人数一样,22年录取618(815),位次稍有波动,但涨幅不大。东南大学23年只招文科试验班类(含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艺术史论)专业,录取最低分631(626),22年是621(700)通过数据可以发现,两所院校在历史组的分数位次相差不大,但是东南大学的文科试验班实力非常强,报考性价比更高,学校把最好的师资都放在这个班,更值得学生报考。

四、志愿报考建议

1、东南大学和北理工都是非常不错的985高校,各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相比而言,东南大学综合实力更强,录取分数比北理工也更低,报考性价比更高。报志愿不是简单的比较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往年哪个学校的分数位次接近就报哪个,而是要综合考虑报考专业方向、院校专业实力、院校所在地、个人生涯规划等因素,科学决策。

2、东南大学的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实力也非常强,通过2023年的录取数据可以发现,东南大学包含交通运输、土木、材料的工科试验班录取位次降幅较大。对于2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报考这个专业方向是性价比非常高的。

3、选专业、选大学、报志愿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大学专业类细分专业方向、专业大类分流规则、专业培养模式、保研比例、是否本硕博等因素北理工徐特立班、东南大学吴健雄班都是非常值得报考的,性价比非常高。

4.北理工、东南大学都有在大学一、二年级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二次选拔机会,通过二次选拔的学生可以进入吴健雄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等学习,享受更强的师资力量、更自由的专业选择、更高的保研比例。如果学生想参加这类二次选拔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对大学专业有深刻、清晰的认知,同时还要在面试考核环节展示出较强的沟通表达、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视频课堂



上一篇:报志愿纠结南大和中科大该怎么选,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下一篇:天津大学和西北工大实力比拼与志愿报考建议